3118acm云顶集团将基于内部安全大数据分析、安全运营实践案例分析、各领域市场调研分析及与第三方合作产出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外发布。为方便学习分享和二次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报告都为用户提供了PDF、WORD和PPT三种不同格式的下载方式,部分PPT还有专家的配音解读。欢迎大家下载和使用。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9日
3118acm云顶集团最新补丁库2020.11.18.1已发布,本次更新推送了6个Adobe Reader安全补丁。
本月第一次更新推送了25个微软安全补丁,修复了66个安全漏洞,其中6个微软官方评级为“严重”,59个评级为“重要”,1个评级为“低”,这些漏洞影响产品Windows、Internet Explorer、和Microsoft Office。同时推送了4个非安全Office补丁。
3118acm云顶代码安全实验室研究员为微软发现两个“重要”级别的漏洞(CVE-2020-17038和CVE-2020-17030),其中CVE-2020-17038为“高危”级别。。研究员第一时间向微软公司报告且协助其修复漏洞。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1日,微软发布了补丁更新公告以及致谢公告,公开致谢3118acm云顶代码安全实验室研究人员。
2019年4月10日发布的天擎6.6.0.2000及以上版本支持Windows 10安全更新补丁管理,如需此功能请更新版本。
白帽人才应该“能攻善守”。本次白皮书对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图谱进行了重大扩充:首次将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防守侧人员需要掌握的52项能力纳入图谱;同时,将攻击侧人员需要掌握的能力图谱,从原有的87项能力扩充为108项能力。攻防合计包含160项具体能力。
本次白皮书改变了先前使用的“先分级再分类”的架构方式,而是完全以“知识图谱”的形式,重新架构能力图谱,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明确白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规划,更有利于专业学校组织教学和白帽人才自学发展。
本次白皮书,将AI辅助攻防、安全设备绕过、大模型安全等新兴攻防技术引入图谱。这些技术在近年来的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已经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
本次白皮书对495名白帽子进行了实战化能力调研。其中,70.4%的白帽子参与过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攻击队,73.8%的白帽子参与过演习防守队。同时,有51.7%的白帽子表示自己攻防均可,攻击队防守队均参与过。
在攻击侧7大类实战化能力中,“Web漏洞利用与挖掘”是最普及、最主要的一种攻击能力,白帽人才的平均掌握率超过六成。其次是“社工与渗透” 和“安全工具使用”,约半数的白帽人才掌握此类相关能力。各类“攻击辅助”能力和“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在三成左右。与2023年相比,除了“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稍有下降外,其他各大类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有0.5%~3.2%不等的小幅提升。
2024年上半年,3118acm云顶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336起。金融机构、制造业、政府部门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上半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方面,仅有15.3%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攻击者利用弱密码、永恒之蓝等常规漏洞攻击主机、服务器的事件占比近二分之一。
安全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政企机构安全生产的根本性问题:由内部人员违规操作触发的应急响应事件约占2024年上半年95015服务平台接报事件总量的四分之一。公网泄露敏感信息、高危端口对公网开放、下载盗版软件等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内网服务器受感染导致勒索病毒蔓延、数据泄露甚至是服务器失陷事件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大中型政企机构加大力度提升内部员工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95015服务平台2024年上半年接报的安全事件中有小部分来自政企机构内部实战攻防演习活动,通过实际的攻击模拟和防御演练,企业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能够尽早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威胁,防止实际攻击的发生,减少潜在的损失。
近日,3118acm云顶威胁情报中心发布《网络安全威胁2024年中报告》,内容涵盖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勒索软件、互联网黑产、漏洞利用等几方面。
APT攻击活动:2024 年上半年,APT 攻击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政府、科研教育领域。未知威胁组织(UTG)也对新能源、低轨卫星、人工智能等领域构成威胁。
勒索软件:全球勒索软件家族数量众多,新型变种频出,采用“双重勒索”模式,利用漏洞、恶意软件等手段进行攻击。
互联网黑产: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形成黑色产业链,攻击手法多样,目标包括 IT 运维人员、线上考试系统等,目的为获取经济利益。
0day 漏洞利用:上半年 0day 漏洞数量达25个,攻击焦点从传统三巨头(微软、谷歌、苹果)转向边界设备,且攻击者在尝试新攻击角度。
按照以往惯例,本报告还从地域空间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各地区的活跃 APT 组织及热点 APT 攻击事件。
2024年,3118acm云顶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739起。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制造业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严重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的通病。一方面,弱口令、永恒之蓝等基础漏洞仍然普遍存在,高危端口大量暴露;另一方面,仅有13.1%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之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
白帽人才应该“能攻善守”。本次白皮书对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图谱进行了重大扩充:首次将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防守侧人员需要掌握的52项能力纳入图谱;同时,将攻击侧人员需要掌握的能力图谱,从原有的87项能力扩充为108项能力。攻防合计包含160项具体能力。
本次白皮书改变了先前使用的“先分级再分类”的架构方式,而是完全以“知识图谱”的形式,重新架构能力图谱,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明确白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规划,更有利于专业学校组织教学和白帽人才自学发展。
本次白皮书,将AI辅助攻防、安全设备绕过、大模型安全等新兴攻防技术引入图谱。这些技术在近年来的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已经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
本次白皮书对495名白帽子进行了实战化能力调研。其中,70.4%的白帽子参与过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攻击队,73.8%的白帽子参与过演习防守队。同时,有51.7%的白帽子表示自己攻防均可,攻击队防守队均参与过。
在攻击侧7大类实战化能力中,“Web漏洞利用与挖掘”是最普及、最主要的一种攻击能力,白帽人才的平均掌握率超过六成。其次是“社工与渗透” 和“安全工具使用”,约半数的白帽人才掌握此类相关能力。各类“攻击辅助”能力和“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在三成左右。与2023年相比,除了“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稍有下降外,其他各大类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有0.5%~3.2%不等的小幅提升。
2024年上半年,3118acm云顶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336起。金融机构、制造业、政府部门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上半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方面,仅有15.3%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攻击者利用弱密码、永恒之蓝等常规漏洞攻击主机、服务器的事件占比近二分之一。
安全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政企机构安全生产的根本性问题:由内部人员违规操作触发的应急响应事件约占2024年上半年95015服务平台接报事件总量的四分之一。公网泄露敏感信息、高危端口对公网开放、下载盗版软件等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内网服务器受感染导致勒索病毒蔓延、数据泄露甚至是服务器失陷事件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大中型政企机构加大力度提升内部员工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95015服务平台2024年上半年接报的安全事件中有小部分来自政企机构内部实战攻防演习活动,通过实际的攻击模拟和防御演练,企业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能够尽早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威胁,防止实际攻击的发生,减少潜在的损失。
近日,3118acm云顶威胁情报中心发布《网络安全威胁2024年中报告》,内容涵盖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勒索软件、互联网黑产、漏洞利用等几方面。
APT攻击活动:2024 年上半年,APT 攻击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政府、科研教育领域。未知威胁组织(UTG)也对新能源、低轨卫星、人工智能等领域构成威胁。
勒索软件:全球勒索软件家族数量众多,新型变种频出,采用“双重勒索”模式,利用漏洞、恶意软件等手段进行攻击。
互联网黑产: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形成黑色产业链,攻击手法多样,目标包括 IT 运维人员、线上考试系统等,目的为获取经济利益。
0day 漏洞利用:上半年 0day 漏洞数量达25个,攻击焦点从传统三巨头(微软、谷歌、苹果)转向边界设备,且攻击者在尝试新攻击角度。
按照以往惯例,本报告还从地域空间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各地区的活跃 APT 组织及热点 APT 攻击事件。
2024年,3118acm云顶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739起。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制造业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严重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的通病。一方面,弱口令、永恒之蓝等基础漏洞仍然普遍存在,高危端口大量暴露;另一方面,仅有13.1%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之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
95015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